風險評估與稽核自動化持續監控作業

持續性稽核架構

企業經營為具有風險性之投資行為,目的是為牟取利益。面對企業經營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,需經由確認(Assurance)的程序,以確保所採取的行動及判斷是正確的,並有助於企業經營目標之達成。例如公司財務報表上的數據,是否完成信賴度之確認性工作,以供為決策參考之依據。使得電腦輔助查核技術CAATs的運用,自2002年美國沙賓法案公佈之後,獲得相當廣泛的迴響,除了輔助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查核與確認之外,還包括資訊系統安全、資料品質、以及舞弊的查核,它運用資料分析技術,協助我們迅速辨別問題之本質,突顯潛在風險區塊,這是內部稽核工作的重點及應具備的技能。

企業持續營運監控的目的,希望能提供早期預警的機制,避免決策或營運上的錯誤,對公司營運產生重大影響,而現今企業營運作業皆導入資訊化,如企業資源規劃系統、供應鏈管理系統、顧客關係管理系統及電子商務系統等之興起,其複雜的程度,多平台的作業環境,交易型態的多變性,使交易資料數量與日劇增,讓傳統會計資訊系統與電腦審計技術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,變化的速度也越來越快,對一個從事日常營運分析或內部稽核人員來說,工作的負擔相當沉重,時間的壓力和資料的正確性,常讓他們喘不過氣來,如果沒有適當的工具協助,將營運資料分析與內部稽核作業自動化,是不可能使工作效率提升;現今大部份的企業營運分析人員和內部稽核人員都知道要使用像Excel、Access、ACL、Arbutus等工具軟體來進行資料分析和查核工作,然而對資料分析或查核的目的及電腦輔助查核技術(CAATs)的正確應用觀念卻付之闕如,那又要如何進行自動化稽核作業及持續監控系統導入呢?當務之急就是建立正確的資料分析觀念!

關於 David Chuang

David Chuang
CFE舞弊稽核師、資料分析與電腦稽核專家 現 任: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會計資訊系兼任講師 - 電腦審計 兆益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中華民國電腦稽核協會理事專業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灣舞弊防治與鑑識協會理事暨會員發展與服務委員會主任委員